親愛的夥伴您好:
牧羊少年的故事終於到了尾聲,在這之前孩子們都很期待故事的結局。除了討論各種可能性之外,我也看到孩子的悲觀與樂觀特質。
雖然我不是很會畫黑板畫,但孩子目前還算支持我的作品,在打開黑板前孩子的反應是,用雙手把眼睛遮住,問說打開了嗎? 他們要自己決定看的時刻。通常他們是集體反應映的,總會在有人發出讚嘆聲的時候,就跟著一連串驚呼。
這是我預期之外的事,因為我比較著重在口語的描述上,還有在圖像傳遞與孩子創造圖像的過程中,迸發而出的內在感動。這可以在孩子的眼神,還有笑容中發現。這不像已經錄好的故事只能按照既定時間表單向傳遞訊息,口述故事有一種特質,能像一場真實聯合的互動演出,可以因著現場的各種因素做出調整,例如改變情節的講述方式、或是在氣氛很有張力的時候善用無聲的時間。
說故事給孩子聽是很有趣的,當然我也是不斷在學習,有時候比較深的哲理孩子還不能理解,就會很容易在隔天回述故事的時候被遺漏,但可喜的是孩子聽的當下是很專注的,也代表智慧的種子已經種下。一個月的講述下來,我也漸漸摸清楚孩子目前心理意識的發展階段,知道他們對於事情發展抱有期待,也對於獲得與失去有真實的欣寞與落寞的情感表現。這曲折的故事,也許讓孩子的心像洗三溫暖一般,更加敏銳了感受。
最後一段故事講述前,我們從故事韻文的第一句開始唸起,在圖像中快速的回顧整個故事之後再開始講述,最後一段故事讓我充滿感動,也讓孩子的臉上顯現滿足的神情。
星期三幫忙預備插秧的爛泥地,大家玩得不亦樂乎,還有聯合報的記者來採訪。下午我們開始做農耕紀錄,孩子們直接轉化眼見的畫面成為工作本上的圖像,文字與圖畫在工作本上的呈現,讓我知道他們在觀察與紀錄上預備了很好的能力,有一種我無法企及的敏銳度,這也是太習慣接觸文字所帶來的二手訊息的我得好好向他們學習的地方。
星期六上午,大家手工插秧,最後看著暗黑的水田中,一根一根嫩綠的秧苗,內在激起的是面對生命的活力、堅韌還有對未來的無限希望。
祝 喜樂平安
明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