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30, 2017

華德福小六34(夏學季)


親愛的夥伴您好:
我們這禮拜已經結束了地理學主課程,並進入了天文學主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孩子提出的問題總是會讓我再去深入思考。例如:「為什麼其他國家不像我們一樣就好?」這直覺的提問,卻讓我更意識到在文化上讓學生知道同樣事情在各個文化中的不同作法是非常重要的。而透過他們在工作本上的紀錄,就可以證明他們對這些文化風俗有深刻的印象。這樣才能培養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尊重。

這禮拜介紹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與中國,是在介紹韓國與日本之後,屬於我有旅遊過的國家,所以在介紹的時候,能夠有比較親身的體驗去做分享,感覺跟自己閱讀資料在跟同學們講述是很不一樣的。雖然我去過的國家不多,但是在班上很幸運的是,教書法的陳老師,跟班上的同學分享過許多旅遊的見聞,補足了許多我在地理課程上的缺漏。

從北亞到南亞的氣候特徵,還有中國北部與南部的緯度差異。讓我們透過地理變化的鋪陳,進入天文學的學習之中。我們去沖繩的時候,到七點天仍還沒黑,那時我很刻意的問他們,怎麼會跟在台灣不一樣呢?那是他們也還不能回答我這個問題,只能讓他們帶著疑問繼續過生活。隨著亞洲各地的陽光照射與氣候差異,例如:西伯利亞與印尼,我們慢慢的蒐集相關的訊息,分析出一種規律。

我們在教室裡面做了快一年的觀察記錄,在透明的半球體上記錄著日出與日落的位置,還記得當我們完成半年的紀錄時,學生們已經可以預測下個半年會出現的軌跡。我們正處在那下半年之中,但是我們卻得拿出我們的記錄開始介紹太陽與地球的關係。

就從孩子們可以切身感受到的現象開始。冬至的時候,日出與日落的點都像南方靠近 。夏天的時候日出與日落的點又都往北方靠近。我跟他們說:如果我們面對南邊,左手手掌對著日出,右手手掌對著日落,那麼從冬至到夏至,我們的的雙臂就會做出像是在優律思美課上面會出現伸展與收縮的動作。這時候同學竟然說:「那有這麼巧的,我們上的課程都互相有關連?」雖然我從他們的語氣感受到的是,他們不想相信,只想要推翻從老師而來的知識權威。

讓我驚喜的是,他們能融會貫通的回顧小學這幾年來的學習,並且發現邏輯與脈絡!而我不是要成為知識的權威,而是要陪伴他們,透過認知的開展與思考的鍛鍊,隨著古人的腳步,經歷一次文明的堆砌與演化,而更重要的是感染前人探索世界的熱情與學生親自發現科學法則的感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