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月 28, 2016

2015年11月30日- 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學生訪談記錄

明佑老師訪談逐字稿

學生:總共有十二題,要請老師一題一題回答,第一個問題是華德福主要的理論基礎還有教育目的是什麼?嗯…雖然我們班上的同學可能有的人已經上過華德福的課程,但是有些人並沒有去修過,所以就都只有很淺很淺的認識。
老師:華德福的教育理論基礎基本上是以人的身心靈發展去做分析,然後去找到適合的活動內容以及教學的課題這樣子,它的目的其實是希望培養人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可以自由發展天賦的人。你們聽了之後要再想一下,有沒有哪些想要再多了解的,因為它可以很仔細地講很久,但我也可以用很簡短的句子告訴你們大概就是在講這件事。
學生:我們今天有兩位對華德福課程比較了解的學姊沒有來,他們之前有提到老師您可能會談到人智學。

老師:「人智學」是華德福教育的創始人自己所創立的學說,這一個學說是想要去了解,「人」是什麼樣的一個存在體。其實我們最近所了解的「人」大概是一兩百年前從科學發展之後,用科學的角度去認識的,所以我們可能認識到的就是解剖學之後,你能夠講話,是因為你有聲帶,你是有骨頭的、內臟等等。我們基本上都是比較以能夠看的到的、摸的到的角度去了解「人」。可是在科學時代還沒有開始之前,也會有對人的理解,那對於人的理解就會比較多是在心理層面,或者是說在心靈那方面,可能會談到「人」是有靈魂的,然後「人」來到世界是有目的的,所以以前的教育哲學也是會探討人是什麼樣的存在體,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所以人智學之所以會開展起來是因為在一百年前,華德福教育的創始人的那個年代,他是一個博士,學習的是工程學,所以他希望找到過去對於「人」研究的智慧,跟從科學時代對於「人」的了解,然後他希望把它們做整合,用一個完整的理論去涵蓋對於人的解析、對於人的認識,這些是人智學比較基本的概念。那在這樣的概念之下其實就可以延伸到,「人」所相關的各種領域,譬如說,「人,會生病」,人智學就用了古代認識身體的知識跟科學解剖學的知識整合起來,去發展「人智醫學」,類似像我們的中醫和西醫整合的醫學,所以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說法會跟中醫很接近,會有這樣的感覺。那它也有它的建築學,就是從「人」的角度出發,建築應該要怎麼蓋?是更把人當成一個焦點的,在心理層面上,你進去那棟建築會覺得色彩、高度、線條跟給人的感受是舒服的,而不是說屋子就是要蓋一個結構,就用長方形的結構蓋上去,讓它很高一棟,結果進去窄窄白白的,壓力很大,也就是它所考量的會是比較心靈,希望把「人的精神」跟建築結合在一起。它也有一些是醫藥的,像是藥草學,也有農業,其實以前的農業跟現在的農業是不一樣的,以前的農業會有一個祭司,他們會說什麼時間要播種,也知道什麼星星起來的時候要做什麼;可是現在的農業就很簡單,你只要有化學肥料、農藥,然後就想辦法用加速的方式得到你想要的作物,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弱的,土地也因此貧瘠了,怎麼把以前可以耕作那麼久的方式跟新的、對元素的認識整合在一起,用一個比較健康的方式去照顧我們的大地,同時照顧我們的身體得到滋養,就變成是「人智學的農業」。也就是它會有農業的系統、醫術的系統、教育的系統,也有特教,還有很主要的就是華德福教育。所以「人智學」就是探討從古代到現代的科技是用怎麼樣的方式去認識「人」,然後再把得到的知識轉移到各個領域,他所希望帶來的是各個領域的開展跟復興,或者是帶來一種新的力量。

學生:好深奧啊。那華德福的課程模式是如何反映這些教育理論跟目的呢?

老師:喔,是指要怎麼把對於「人」的認識跟課程結合在一起的意思嗎?

學生:嗯,是這樣子的意思。

老師:其實對於人的了解我們都會知道,越小的小孩是比較操作性的,他們全身都在學習,看到東西就想拿,可能就會往嘴裡塞;看到門鈴就想按、看到門就想要開,所以孩子是經常透過肢體、透過行動去認識世界的存在體。在教育的理論中有一個杜威的理論─「從做中學」,我們要真正的學會一件事,是需要透過操作,藉由累積那些經驗,就會轉化為我們的知識。那對於小孩子來講,我們會覺得,「人」在發展的過程中,在幼稚園的階段最主要要長的就是身體,從出生小小的兩、三千公克到長成中班、大班,其實身體所成長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如果我們現在還以那種比例成長的話,我們會變成大巨人,所以從這裡可以知道,在小孩的身上有一股很大的生命力在他們的身上作用。他們的嘴巴裡有兩排牙齒,他們用他們的恆齒去把他們的乳齒推掉,所以其實他們有很長一段時間必須預備那些我們看不到的成長。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會認為把幼小的孩子的身體照顧好是更重要的一件事,尤其是他們會需要足夠的睡眠、充足的營養以及規律的作息,包括在他學習的時間裡面有遊戲的時間、探索的時間也要有自己獨處的時間,空白的時間、想像的時間,我們會把這些項目都安排進課程之中。所以華德福教育的課表都是非常的簡單、具有重複性的結構,孩子來到學校主要要做的三件事,好好的吃、好好的睡和好好的玩,「玩」就是透過遊戲學習,讓孩子的學習是最有效率;「吃」都吃得很好,因為營養真的非常重要,不要在孩子的餐點上面省吃儉用,對孩子的未來是不好的,因為健康是生命的基礎,如果沒有「健康」這個一,後面有再多的零都沒有用。在睡眠的時間,就會給的比較長,一來是現在的小孩大部分都睡的不夠,來上學就在鬧情緒的通常就是沒睡飽,因為現在的小孩普遍都跟現代的大人晚睡,大人也覺得沒什麼關係,但其實那個關係很大,我們建議小孩八點、九點就該睡了,跟我自己小的時候九點就要去睡覺的那個模式是很像的,因為睡足了生長激素才會夠,生長激素夠了才能夠好好的成長,所以我們就是會以人的身體健康為最主要的發展焦點。那在這個基礎上面我們會再放入更多的情感教育,因為孩子在學校常會攀爬、推東西,讓他們的手眼協調可以變得比較好、心耐力提升還有需要去培養人際互動的關係,遊戲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讓孩子可以在語言上面有交流,很自然地去把從大人那裏聽到的語彙,透過模仿說出來,不斷的說時候就可以讓語言能力快速成長。另外就是學校會固定提供藝術活動,譬如說水彩,我們的水彩是用比較濕的方式畫的,讓顏色可以在上面產生渲染;還有像是捏塑,我們會提供一種叫做「蜂蠟」的材質,它的延展性很好,可以捏得很薄,讓孩子的想像力有足夠的空間可以發揮,比如孩子想做一隻蝴蝶,它是真的可以捏得很薄,捏到像是透明的一樣卻不會斷掉也不會掉下來。而相對地回到健康的層面,孩子的手指頭也會因為要捏塑到很細緻,而能夠更需要去訓練他的小肌肉以及更細緻的手眼協調能力;另外還有烘焙的課程,每周都會有烹飪課的活動,讓孩子實際去捏麵團、做饅頭、餅乾等等,這些活動一定是透過操作再加上味覺、嗅覺跟視覺,得到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滋養,當孩子做完的時候都會很期待可以吃,飲食的背後其實是有文化的,我們是透過烹飪課把文化的藝術傳遞給孩子;還有我們會讓孩子塗鴉,塗鴉是不固定畫什麼內容,課程的時間就是塗鴉課,孩子有紙、顏色、色塊,就在上面自由作畫,自己能夠掌握使用線條的能力,我們從中觀察孩子從小班的小小孩到大班的小孩,到底有什麼模式是天生屬於「人」會有的一種變化。我們不刻意去教導孩子要畫什麼,可以發現孩子所畫的圖畫是有一個脈絡在改變的,就算你不去教他,他後面還是會達到那個階段,意思就是說你不需要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教孩子去畫一個人的臉,有鼻子、耳朵、嘴巴等等,等到他大班的時候他自己其實就會了,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他自己就會覺知到他有那些部位,而且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風格。繪畫是一種表達,透過色彩、線條去表達他自己,我們希望孩子不是被教育畫出別人的「我」,而是他透過畫畫去感覺自己跟線條的關係,去感受圖畫怎麼代表他,我們以藝術的角度切到怎麼樣以孩子為主、以人為本,這樣子的方式去安排課程,當然我們也會演一些偶劇、講故事給他們聽,每個禮拜會有固定打掃的時間,打掃也可以是一種藝術。課程說白了,就是這一些,其他剩餘的時間都是比較自由,在教室裡玩遊戲,或是在戶外自由玩遊戲一個多小時到一個下午,有部分的藝術活動,還有一些時間就是他們需要吃東西跟睡覺,這也是需要學習的,怎麼用餐、怎麼開始、怎麼結束、怎麼收拾還有用餐要注意哪一些禮儀,怎麼吃東西、怎麼咀嚼一整天都在學習,這些課程其實就會回到我剛剛跟你們介紹的,我們所認識的「人」,不是只有在知識上面思考學習的,像是你來學校學習ㄅㄆㄇ、學習數學而已;我們是希望一個全面性的看到「人」,你有你的知識在認識這個世界,你有你的情感在跟世界交流,慢慢的越來越大之後孩子會有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見解,就像我們在兒童發展裡面會知道,真正的抽象思考到大概十四歲才會真正的發展成熟,而在那之前幼兒園小孩比較偏向萬物有靈論,孩子的知識是跟整個世界融在一起,所以我們是比較接近皮亞傑的發展理論。

學生:它課程模式的主要特色就是一直重複,那是以人為主嗎?

老師:以人為主?

學生:因為你剛剛講的都是從「人」這個觀點出發。

老師:對阿,所以我們講到重複這個觀點,「重複」的特質我們可以想想看誰喜歡重複?大人其實不太喜歡重複,大人喜歡追求新的花樣,可是我們常常覺得小孩應該跟我們一樣喜歡追求新的花樣,但其實小孩是喜歡重複的。所以像我們知道假日學校黏巴達校長他們那個童年廣場阿,就是每個禮拜就是去同樣的一個地方玩,孩子會去規劃,這邊我已經挖出一個水道了,下次來,我應該要怎麼做?可以讓我要做的延續下去,可是我們大人在帶小孩子去露營的時候,因為現在很流行露營,大人總是想著「這次我們在尖石露營下次我們到清靜農場去好了」,每次都要換不一樣的地方,大人的新鮮感會一直得到滿足,可是孩子喜歡重複、喜歡每次在同一個地方靜靜的探索那一個特質其實是被剝奪掉的,大人聽一個故事聽一遍後再聽第二遍就不想聽了,可是小孩常常聽完一個故事後會說「再一次」聽完第二遍後還是會說「再說一次」,他們喜歡歌詞重複的唱、故事重複的聽,可是我們其實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常常忘記孩子跟大人是不一樣的,我們用我們慣性的模式,不管是在行動上還是思考上,轉換成對待孩子的方式,可是這些卻不是孩子天生的頻率,孩子漸漸的被我們這些大人影響。其實就我自己的觀察,如果我們用重複的方式去帶孩子,孩子們的內在會得到一種深深的感,他們會穩定下來,心也會是靜的;可是如果我們一直用大人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孩子其實會常常在身上有一種「跳來跳去」的感覺,大人則是本來就已經發展好了,也就是要去認識更多元的事物以及世界,孩子的心靈世界卻不是這樣的,如果我們一直給他們一些新的東西,孩子就會變得很浮躁、不安、過動、愛講話,好像就沒辦法靜下來。我自己在教育做了十年,就發現我還是比較喜歡華德福教育出來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比較容易靜下來去做自己的事,想著他要怎麼做,他不會一直講,然後不知道怎麼做。我也有在小學工作,我發現有些轉學來的學生,他們這種特質是非常顯著的,他們在光譜上面就是比較偏向過動,其實不是他們真的過動,而是他們從小沒有「動過」的機會,孩子本來就應該是活潑的探索這個世界,可是他們過早的在課堂裡被要求「就是要坐好很長的一段時間去想我要你想的問題」,可是孩子他如果是活在像夢的遊戲的世界裡面的,我相信大家都是有這樣的經驗。小時候,總是愛幻想。上次我還碰到一個你們的學生,說她小時候總是會幻想樓梯間是有怪獸的,那時候她可能還在小學或幼稚園。但我小時候,我們家有竹林,我也會幻想說,我們家竹林裡面會不會有熊貓?雖然大人跟你說沒有,可是自己就是會幻想裡面有熊貓。我們常忘記孩子是活在幻想世界的,我們過早要把他們的幻想世界給剝奪掉,可是幻想世界其實隨著成長,他就會慢慢地醒過來啦。那既然這是一個會自然發生的過程,那為什麼我們一直要把孩子從幻想世界敲醒?讓他們覺得沒有得到滿足感,然後等到他們長大了,再去追求一個虛幻的幻想世界,這有點奇怪(笑)。所以其實重複是一個孩子需要的學習模式。

學生:剛剛說到從人發展到這個觀點,從人智學的論法裡面是怎麼樣發展到一個比較完整的華德福系統?整個發展歷程是怎麼樣去實現?

老師:當時人智學的理論跟華德福教育的理論是不同的,人智學的理論是先出來的,那後來教育的理論才出現,當時華德福教育的創始人,他支持整個小學到中學的創辦,那他也在辦學的時候,一直注意到一件事情:應該要在幼教的時候就做準備,因為有很多孩子其實在七歲之前沒有得到適當的照顧,所以他一年級來的時候有些狀況,所以他也期待可以做幼稚園的教育。但是當時沒有足夠的人力去做這件事,所以華德福的幼兒教育是在創始人往生之後,才由追隨的人去開始的。我們會去做這樣的教育,也會參考人智學的理念,也參考當代一些科學研究,像是孩子的神經發展、情感發展,去想到底怎麼樣的幼稚園課程,或是怎麼樣的裡面模式是可以支持創始人所期待的樣子。其實華德福的創始人是一個很博學多聞的人。他的演講跟他的書是非常非常多的,大概有六百多本書吧?他在演講的過程中,都會舉當代心理學或物理學去跟他在講的做比對,所以其實我們是可以得到一些概念,知道如果真的要發展幼兒教育的理論,可以從人智學的哪邊得到概念;也知道可以從一百年前的心理學裡面,哪些概念是可以拿來支持的,哪些是有衝突的。在這一邊做、一邊討論的情況下,讓他的幼教理論可以產生。他最主要的理論還是會回到人的發展,人的身心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他其實是一種階段論,就像皮亞傑一樣。

學生:現在幼教有新課綱,華德福教育有可以跟新課綱結合的部分嗎?如果有的話要怎麼結合?

老師:其實新課綱的重點是統整課程,他希望課程不是用分科領域去學習,然後又希望教學中不會因為個人的喜好,而偏失掉,所以課綱可以是一個指引,讓我們了解照顧一個孩子學習的完整度夠不夠。那華德福教育其實就像我們剛剛提的,沒有那麼多分科的教學,感覺起來比較多的是藝術,它是統整性的教學,不管是語文、社會、情緒,他都是整合在一起去做的,他都是整合性課程,所以老師必須要有能力去詮釋:孩子在遊戲的時候,他們遊戲的方式是屬於哪一種?它可以符合新課綱的哪些項目?我們其實每天早上有晨圈的活動,晨圈活動裡面會有歌唱、講故事,我們故事有選擇,也會配合當時的季節或是節慶,就會融入到當時自然或是社會的元素,所以它一直都是一個統整性課程,只是看我們怎麼去詮釋能滿足新課綱。其實我覺得面對新課綱,我們華德福教育不會有困難。而且目前新課綱的召集人是華德福教育的專家,倪鳴香老師,是政大幼教研究所的所長,她在德國留學,也是在學術界華德福教育的支持者跟推動者。

學生:華德福講故事比較不會拿書給小朋友看,這樣是為了不侷限孩子想像嗎?讓孩子有自己想像的空間,因為不會被繪本上面的人物或形體框住。

老師:這是一個詮釋的方法。我們也可以從孩子學習語言的角度去想想看,語言要學好最主要的是甚麼?

學生:多講、多聽。

老師:嗯,其實大家講的都是「講」跟「聽」,學習語言是有順序性的。學習英語的時候就會知道,其實「聽」跟「說」才是能不能夠學好的關鍵,既然在語言的學習上,「聽」跟「說」是關鍵,一樣在幼兒園的現場讓孩子的「聽」跟「說」可以打通,其實也是關鍵。孩子要能夠說,一定要能夠有品質的聽,所以我們學校的老師在講故事時是沒有拿繪本的,大多數時間啦,我們是用口述的方式去講,用口述的方式去講,孩子必須要更積極的聽,他內在有一股力量被鍛鍊是:我要很努力地聽,聽對方在講甚麼。老師也會在講的時候,積極去把圖像營造出來,那是一種感知的能力,像是:「我好像知道你的意思」、「我大概懂你的想法」的一種內在力量。圖像孩子必須自己去創造,所以他內在是必須更費力的,更有力量去把老師講的話形成他自己的圖像,進到他的內心裡面,進到他的腦海裡面去。所以如果說從一個孩子的學習方法上,或是從孩子學習的領悟上,我相信這樣的方式是更符合有效能的學習理念。但是繪本上面,華德福的創始人也說,愈小的孩子愈適合可以操作的書,因為他們本身就喜歡動手動腳,所以當他們有機會可以透過觸覺去感受到一些物理結構的改變,對孩子來講,它就是一個新奇的經驗,是愉快的。有一些書裡面的顏色是和諧的,我們覺得孩子去接觸這樣的畫,像接觸一幅作品一樣,也是很好的。現在的社會是很豐富的,孩子們要去取得這樣的資源是簡單的,可是孩子有機會好好的聽一個真實的人,面對面,用一個充滿圖像的,想要做積極交流的方式去聽故事的機會反而是少之又少,可是這樣的方式才是學習語言最好的。就像我們常說,要把英文學好就去國外待一、兩個月、半年,很快就學好了,不是因為你在那裡看很多書,是因為你在那裡一直聽、一直說,一直聽、一直說,就可以提升了。所以這個學習的法則就是這麼簡單,我們在現場也是這樣用很簡單。

 學生:老師你剛剛提到濕水彩、捏塑,這些不同領域是可以互相均衡的嗎?

老師:是,譬如說我們在做捏塑的時候,我們其實都會講一個跟捏塑有關主題的故事,比如說小蜜蜂到森林裡面去,牠做了甚麼事,遇到了誰。所以捏塑的活動也會有語文交織在裡面,做出來是有形狀的,所以也有藝術能力在裡面,他要去做雕塑也必須能夠適當地用力,所以肢體發展也是交織在裡面;做完之後我們會讓孩子互相交流,我做的是魚、你做的是青蛙、你做的是蜥蜴,他們就會有社會的交流。所以其實每個活動我們做的時候都不是分開的,我們通常都是邊唱歌,像是「小小圓圓蜂蜜蠟」這樣的音樂,唱著歌,然後一個故事就出來了,然後我們就看看大家的是甚麼,孩子會說「我做的是甚麼……」,這樣就可以達到社會性的交流。所以每一個活動都是統整在一起的,每一個領域也是。

學生:新課綱裡有情緒領域,在華德福教育中會怎麼跟孩子提到這一部分?

老師:我們其實非常關注孩子的情緒,在華德福園所裡的孩子情緒通常都很穩定,所以我們比較少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因為我們的活動從藝術出發,能夠直接滋養他們的情緒,他們也可以透過捏塑、畫畫等創作,在情緒上能夠表達。像我剛剛介紹的,老師是平穩的,用能夠同理孩子的方式與孩子互動,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讓孩子得到他該有的幸福感,或是達到他想建立依附的安全感,他的情緒就會正向的被滋養。在學校裡面他們要學習遊戲,遊戲一定是互動的,所以很多時候他們要學習「要怎麼一起玩這個遊戲」,你想玩我也想玩怎麼辦?這個過程他們會學習如何處理問題,他們也會知道要怎麼去認識別人的情緒。老師也會用一些故事,探討遊戲中發生爭執時要怎麼處理,像《白鬍子老人》這個故事中,在小松鼠和小兔子爭執的時候,給了甚麼樣的建議,他們知道之後去做了,然後他們的情緒就做了轉換,又很開心地一起玩。所以其實情緒是以情感的方式在編織課程,編織所有的一切,希望可以照顧好他們,在我們這邊是比較基本的心態。

學生:老師你剛剛提到課程重複性比較高,比如說讓他們玩一個小時之類的,想請問老師有沒有機會發展出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計畫?

老師:我自己很喜歡在華德福的教育裡面是因為我想做甚麼就做甚麼,我們也期待每一個老師是可以這樣做的。比如說我們每個月會以選定的故事或是歌曲為主題,每個老師可以自己選,可以找他覺得適合的;即便是烹飪課,要做饅頭、餅乾,或是重乳酪蛋糕、輕乳酪蛋糕,都可以依據老師想做的去開展。肢體方面,我們有手工課,手工課會讓孩子拿毛線做一些手指編,有些孩子到大班可以做勾針、棒針,老師要怎麼樣去做手工課的教學,老師是可以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我們的焦點在孩子的身心發展,做手工課也是為了讓孩子的手可以靈巧起來,做烹飪課也是為了讓他們的手指可以靈巧起來,感官可以得到滋養。但是要用甚麼樣的媒介呢?都可以,只要老師有他的想法,而他是依據孩子的發展、是適當的,不會危害孩子的健康跟福祉的,都是可以的。所以故事老師也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去做選擇,我教學的那幾年,我有很多自己留下來很像是參考資料、教案的東西,我也都留給學校的老師用,但是每個老師要不要用就隨他,我沒有說我用甚麼你就要用甚麼,我這個月唱這首歌你就要跟我唱這首歌,他可以去開發新的歌。

學生:上課內容是具有彈性的,完全依據老師?

老師:要怎麼樣去上課是很有彈性的,可是那個規律的架構是不會變的,那個規律就像是日夜交替,就像春夏秋冬。我們希望孩子在學校可以得到穩定的規律感,他會知道禮拜二是手工日,禮拜三是蜜蠟日,禮拜一可能是水彩日,他們會很清楚知道這幾項藝術活動。老師其實是可以做一些變化,但學校的舞台是孩子的,老師比較像是一個導演,可以做一些安排,但要以孩子的身心發展需求為主。所以老師可以唱不同色調的歌,可以唱輕快的歌、可以唱憂傷的歌,可以講比較開心的故事,可以講嚴肅一點、或是充滿感恩的故事,都可以依照老師的內在特質做決定,因為不同個性特質的老師帶出來的班級氣氛一定是不一樣的,如果每一個老師帶出來的班級都一樣,我們就會發現他沒有回到個人的特質去。像我們會依據孩子的特質做教學,那每個老師也都有他獨特的特質,所以每個班的情境一定是不一樣的。
學生:那老師之間會互相合作去做這些教學活動嗎?或是設計教學課程計畫?

老師:會阿。所以有時候譬如說到了冬天的冬至,我們就會有冬至的活動,可能每個老師選的冬至的故事都不一樣,可是也許冬至有一個慶典的活動,要搓湯圓,或是演一些戲給小孩看,或者是我們的晨圈會有搓湯圓的律動遊戲,像是在演戲一樣,那老師們就可能會一起去討論,然後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做一樣的活動這樣子。不會說你要花時間想一組律動課程,我又要花時間想一組律動課程,我們可以透過團隊工作,大家做出一樣就好。

學生:一個班兩個老師會不會有不合的狀況?感覺情緒平穩的老師比較不會有不合的狀況?

老師:我們老師不合的情況比較少,但是其實還是會有一些老師需要去磨合,因為只要是人,兩個在一起,就一定會有互相要學習的地方。那只是說我們其實遇到這個情況的機率不高。就是有,那但是比較少。那大部分我們都會回去把焦點放在孩子上面。那我們去做的其實是…我們彼此做一些調整,我們讓孩子可以發展好,讓孩子可以有比較好的學習是…比較是彼此的重點。只是有些老師個性比較快,有些老師個性比較慢。那比較快的老師會覺得你怎麼慢吞吞的,比較慢的老師會覺得你幹嘛那麼急。這個其實會出現的情況,那就必須要像園長或是行政老師,就必須去做一些協調。那有時候如果老師們覺得其實現在好像不適合做這個兩個人的功課,那幼教的流動率…有時候老師要結婚或著是要搬家、老公要出差什麼的,我們就可以稍微做挪動。但是大家都知道在一個學校工作就是一家人,也許下次我們再一起準備好當夥伴。

學生:像我們一般外面的幼兒園都會有評鑑,就是會有幼兒評量。想說華德福課程有沒有適當的架構去監督學生,或是老師有沒有評鑑或評量,在華德福的課程中。

老師:我們也要接受教育部的評量、評鑑,所以我們其實是今年也要接受評鑑,都有在做準備。那目前的基礎評鑑比較是依行政上的為主,那其實就是依法行事。那課程上面的評鑑,我們其實在學校會做的,比較是在孩子的身心靈發展上面。所以我們有評量,評量就是孩子們在學校…譬如說他遊戲的情況、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情感的表達、他的語言發展,就是會比較在這一些跟發展比較有關的項目上,還有跟情感、情緒能力比較有關的項目上面。那在邏輯思考上面我們比較沒有那麼強調,可是我們會比較用一個描述的方式知道,這個小孩在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那個邏輯性。就是他會知道說在做蛋糕之前有哪一些步驟要做。就是他有沒有一次一次經歷這些活動之後去掌握了步驟,還是他只是隨便想到什麼就做什麼。這是可以透過老師的觀察了解到的。

學生:老師那這樣的話,因為班級的老師都要觀察小朋友,那是不是都是…因為就等於說他們是觀察記錄法,就是觀察、紀錄,應該比較不會用一些測驗的方式吧?

老師:嗯,我們大部分是用觀察。有檢核表,也有文字紀錄。那測驗的話大部分我們只有在大班要畢業之前,我們有一份檢核表,然後我們會讓孩子做一些練習,然後就會知道他左右邊的狀態、他肩膀的力量夠不夠、他的協調感、平衡感怎麼樣。就會比較像你說的。是測驗的方式。但是我們會用一個遊戲的方式說,你到森林裡面,然後你很想要到一個地方去學習法術,然後你必須跟這個老婆婆跟她講你要做什麼事,然後她會指引你,之後她可能會告訴你說:你到了下一個地方去遇到了一個仙人,你要跟他打招呼喔。打招呼的方式很有趣要這樣子跟他打招呼喔,然後那老婆婆就做這樣給他看,那他去找那個人的時候他就這樣子跟人打招呼。然後搭招呼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小孩是左手的還是右手的,那他手長的夠不夠長可不可以摸的到耳朵,如果到了大班手還摸不到耳朵那手就長的太短了。那可能身心發展是比較落後的,我們是用一個比較遊戲的方式,那孩子不知不覺被評鑑完了。

學生:那老師我想問單看課程上面的評量是?

老師:我們通常在小班的時候,譬如說捏蜜蠟,他們捏的可不可以做出一個形狀或是改變,因為其實蜜蠟不太好捏,那我們看的就是她身體的發展。那到了中班我們會比較看他的感受,譬如說她捏出來的東西是魚,那有沒有那的線條感的出現,那他捏好的時候是很有成就感的還是沒有感覺的。那到大班的時候,中班捏得比較會是扁平狀的,到大班通常做的是3D的,就是立體的,那我們就會知道說這個孩子到了大班它的空間概念是有的,所以焦點會不太一樣,在小班比較是在他做的狀況,中班我們就會多看到一些感受也會看到他做的狀況,到大班我們會看到他做的狀況也會評估他的感受,也會在看他的思考狀況,他的思考發展的怎麼樣。

學生:就是老師想一下就是講了這麼多的課程內容,這個課程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有沒有面臨一些挑戰?有沒有小朋友是不適應的?怎麼樣去應對的處理方式?

老師:我們目前覺得小朋友大部分都是適應的,通常不適應的是爸爸媽媽,小孩天來很開心,可是他可能還在焦慮著,可能他來的時候聽我們講覺得還不錯他就送來了,可是隨著上班她可能又聽到他那的同事說誰英文很好喔他數學計算怎麼樣阿,他就開始心癢癢的,然後就又會開始擔憂,因為一開始擔憂它又會想送孩子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因為一直不是把焦點放在孩子適應好的地方,他就會把焦點放在孩子沒適應好的地方,然後從一個比較負面的角度去詮釋,那其實我們在(聽不清楚)教育方面我們常常都會說一句話,我們因為誤解而相識,我們也會因為了解而分開,所以對於家長我們常常都是這樣子的態度,如果當初我們在一起你對我們可能有一些誤解,我們對你也沒有完全了解,就一起在這邊學習,可是現在呢我們是一個理念型的學校,我們的理念是一致的我們不太會變,你知道你自己也甚麼,你就發現了你之前可能誤解的某一些事情,那既然我們不是你要的,那我們就和平分手吧。你可以到別的地方去。

學生:因為這樣子對小朋友也比較好吧,因為如果爸爸媽媽可能在學校很開心,可是他回到家裡爸爸媽媽又會給他其他或一些不太好的感受這樣也會造成他來學校或在家裡那種。

老師:對阿!因為其實我會覺得哪一個教育模式都是可以的,就是總是有孩子可以學習的地方,並沒有說華德福教育才是最好的,沒有這樣。那其實孩子跟爸爸媽媽連結是很強的,爸爸媽媽只要心安然後舒服孩子就開心阿,如果爸爸媽媽自己覺得不適合、不舒服、衝突、矛盾很多,那孩子也不會幸福的,對阿,所以我覺得在幼教模式的討論上面是爸爸媽媽在選學校不是孩子在選學校。

學生:那那個,就是因為家長因素而轉走的,就是會有因為不適應又轉回來的狀況嗎?

老師:有阿

學生:就是發現還是這裡比較好嗎?

老師:對阿!

學生:就小朋友比較喜歡這種方式然後就送回來

老師:對阿所以這時候就會很有趣的就是......

學生:就很好嗎?

老師:也不是很好,就是他有趣的情況在於家長他想要為孩子做決定,可是他發現不行的時候,他也沒有自己負責,他還是就趕快說唉唷我的孩子更喜歡這裡,所以就這樣孩子又回來啦,所以其實他換一個角度來講很像他把事情的責任就推給一個還沒有辦法承擔的孩子身上阿,對阿,事實上是這樣,可是也沒什麼這對家長來講也是一種學習阿!

學生:想問就是剛開始推動華德福的時候,因為這好像是......應該是以前(...聽不懂)因為老師你一開始你不是創辦然後到現在可以就是營運,那就是現在跟以前,就是中間有沒有遇到一些什麼就是推廣這樣的困難這樣子?

老師:我們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困難不會太大,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比較是資金的問題,因為這塊地承租在高鐵站旁邊,他的價值很高的,所以地主願意用一個比較低的價格承租給我們去支持我們辦教育我們是非常感謝的,可是我們要蓋這建築物也要兩千萬以上,就是其實一開始那個資金的壓力是很大的,那當時其實學生人數沒那麼多的時候,譬如說三十個四十個的時候,其實那個壓力很大這樣子,可是我們也很幸運的就是很快的就是學生就平衡了,我們就達到了營運平衡的數字這樣,很幸運的地方就是在台灣華德福教育的推動上面,大概在2012年的時候如果去查那個google大數據阿,你就會看到你查華德福教育或是實驗教育就是大概在2012年開始他在網路上面搜尋那個關鍵字數量是增高的,所以等於說我們學校很幸運的是我們創辦的時間點剛好順著整個社會潮流的趨勢是往上的方向在走,所以我們其實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

除了一開始,那那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那第二個困難其實是在師資,其實老師的流動性是很高的,因為一開始創辦學校大家可能都會有一個很好的理想或願景。那每一個人都有我覺得華德福教育應該這樣、你覺得華德福教育應該這樣。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詮釋。所以在各自有詮釋的情況之下會有一些衝突。那這些衝會會變成有些老師可能工作到一段時間就會離開了。所以事實上,現在學校沒有第一屆創辦時留下的老師。都沒有,老師都不在了,除了我,其他…可是因為我是創辦人嘛。所以其實會變成我們是一起做事情,也是一起在學習,那它會有一些流動。那到了第二年第三年流動就整個穩定下來了,就沒有那麼大的流動率。那我們要怎麼去因應,其實一來就是學校的團隊文化,一個園所的組織文化它是需要時間去培養的、很有意識的去經營的。那一些之前衝突的經驗對我們來講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讓我們知道說其實下次講話、表達,傾聽是更重要的。怎麼樣自己覺得應該要怎麼做,再回到我們看看孩子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是適合的,就是這個切換點是我們要去學習的智慧。那另外就是老師其實也不是很好找,所以我們也會在這邊辦一些師資培育的課程或是演講,然後讓大家可以多認識。這樣子找老師就會比較穩定下來。

學生:老師我想問華德福教育其實是德國教育,那來了台灣之後它有沒有在地化?就是因應台灣增加東西?

老師:台灣增加的東西喔…嗯…像過冬至啊,國外不會過冬至啊。他們是聖誕節。(學生:節慶就是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對啊。然後夏天他們過的是聖約翰節,我們過的就是端午節。秋天他們慶祝米迦勒屠龍,我們秋天就過中秋節。那春天他們過的是復活節,我們過的可能就是(學生:春節),對,春節。就是春節、過年的,或是清明節的潤餅習俗。其實在文化上面它是需要做轉化的。

學生:所以國外的華德福教育有開到高中、然後它們就銜接大學,那台灣、我知道台中有愛彌兒,可是我不知道它有沒有做到國、高中……?

老師:沒有,那愛彌兒沒有做到國、高中

學生:所以它只有做到小學……?

老師:目前蒙特梭利在國外有到高中、可是在台灣也只有到小學。那台灣華德福教育是有到高中十二年級的,宜蘭是十二年一貫的、是公立的學校的。然後、雲林也是到高中十二年級。然後台中也是有一些私立學校到高中,那我自己工作的學校也是已經有一到六年級,我們明年會辦到國中,然後就希望一路辦到高中。

學生:所以愛彌兒是沒有辦到高中

老師:是、愛彌兒沒有辦到高中。但是其他的體系,也是有到高中的,可是在台灣不同的教育模式的推動,蒙特梭利比較早,可是他卻一直沒有辦法再往前。華德福教育是目前、唯一,就是成長很快、一路推,推到高中的。將近十五年來的發展他所做到的。

學生:老師你剛剛說,就是你們會過中秋、冬至、端午節這些活動,那西方的節慶你們會過嗎?比如像最近的萬聖節

老師:我們沒再過萬聖節耶……

學生:那聖誕節呢?

老師:不過欸……

學生:所以只是過台灣的節慶?

老師:恩,可是一般幼兒園應該都會過聖誕節。

學生:所以就是倒過來了

老師:嗯嗯 可是對我們來講、我們就是變成說 我們更重視文化裡的教育。當然不是說他們不重視文化的教育,而是說我們會從孩子它所碰到的、看到的、連結到的去想到底文化教育到底怎麼做是更貼切他們的狀態。

學生:所以我想問一下、為什麼從一、二年前華德福就突然被大家知道,就是突然上升?

老師:我也不知道欸、你可以去google查一下,他就是一個趨勢啊,我自己評估有一個關鍵因素其實是跟智慧型手機有關

學生:為什麼呢?

老師:因為網路的連結,因為有了智慧型手機後,有些訊息是可以快速地連結、傳遞出去,社群的平台是可以很快傳遞,所以在那之前華德福可能只有少部分的人知道、可是有了訊息跟圖像的分享模式之後,其實很快的他就會變成一個人連結到他的朋友圈去、這個人連結到他的朋友圈去……他就長啊長、長啊長,長出去。所以我自己評估是跟網路發展有關係。那因為他太圖像化了,然後呢、有很多家長、他覺得說他在重新思考孩子的教育的時候,回會覺得華德福的教育好像真的會比較從孩子的需求跟福祉出發,所以他的流動性很高。

學生:好的、那老師我們的問題大概就到這裡,謝謝老師。

老師:不客氣。

沒有留言: